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- 企业文化 - 企业文化活动 - 国元人

国元人 | 16年、28万公里,他把保单写在大地上




发布时间:2025-05-26 19:10:34

字号:【大】【中】【小】

“我是吴二松,刚刚收到病重通知书……”接到值班医生递来的病危通知书,吴二松用肿胀的手指拨通了支公司经理王欣的电话:“再申请几天假,过完清明节就可以上班了。” 

41岁的国元保险定远支公司党支部书记、副总经理吴二松,这个将16年青春献给田垄的国元人,这个被病痛折磨却依然放不下工作的国元人,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月3日的清晨。
扎根田垄深处
16年前的夏天,24岁的二松入职国元保险定远支公司。
刚到公司时,他是驻点员、查勘员。为了尽快掌握符合岗位要求的业务技能,他白天逐村逐户摸排承保对象,晚上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农业和保险的理论知识,没有任务时便向有经验的农户和农技专家请教。
“不怕不懒,都能解决。”这句朴实的口头禅,成为他工作的真实写照。在近10年的一线工作中,他就凭着认真学习不怕吃苦的劲头,掌握了驻点乡镇每个自然村的农户需求和种养殖结构。
刀在石上磨,人在事上练。16年里,他先后从事驻点员、查勘员,财务及综合部经理、支公司副经理、支公司党支部书记。一名头发浓密的小伙,变成了发际线不断后移的中年大叔。自此,田间地头多了一名农险“老兵”。
在带团队后,他依然没有忘记“把保单写在大地上”的初心。新员工入职时都记得,二松总会顶着伴随多年的旧草帽,带着他们走进农田,手把手传授查勘技巧。
“他教会了我们如何与镇、村干部沟通,怎么做好农险规范工作,包括收集整理客户承保信息、验标、圈图、核实种植面积、出单、理算系统操作等。”如今在严桥、蒋集镇驻点的赵书涵提起二松,更多的是感激。
“他总说农保账本连着民生账。”负责公司财务工作的邓腊梅回忆说,当年自己刚入职,正好遇到承保高峰期,看着眼前上百笔对不上的单据,她心里直发愁,“二松扫两眼就发现了问题。”
从一个在田间地头奔波,到带领一群人在田野作业,二松向下扎根的姿态始终不变,他将农险的种子播撒在定远县每一寸土地上。
微处见初心
2019年,二松任支公司综合部经理,他把在田间地头工作的那股认真细致的劲头,带回了行政管理岗位。从公司的安全用电、职场环境和查勘车日常使用、到费用报销、会务等他都会认真把关。
支公司新职场装修,二松成了最忙碌的人:他整天泡在工地上,大到办公区布局,小到一盏灯、一个插座的位置,都是他都拿着尺子测量,督促施工方按标准施工。
“搬迁那天,所有文件档案都按类别整齐摆放,没有一份丢失或混乱。”副总经理宋月圆说,新职场干净整洁、布局合理,“好环境也让人心情舒畅。”
二松细致入微的作风,也让新员工丁文洁感触很深。她回忆说,去年夏天查勘返程时,她把手机弄丢了,里面存着重要的承保数据,急得团团转。二松先是安慰她,随后立即召集村干部,打着手电地在玉米仔仔细细找了近3个小时。
“当时他腿上被蚊子咬得肿成馒头,却坚持说‘找到资料很重要’。”至今,丁文洁手机里还存着他生前最后一条工作消息:“小丁,承保数据要核对三次。”
他用一丝不苟的态度雕琢着工作的每一个环节,而当风雨来袭,这份细致背后的担当,更在泥泞中勾勒出生命的厚重刻度。
泥泞中的生命刻度
在国元保险定远支公司院内,一辆白色查勘车静静地停驻。仪表盘上28多万公里的数字,凝缩着二松16年的足迹:这相当于绕地球赤道7圈的距离,全部铺展在全县18个乡镇、200多个行政村的阡陌之间。
大桥镇三农服务站站长、协保员李文东至今记得2019年那场特大暴雨:“要是水再大点,他就被冲走了。”
当年7月,二松在大桥镇协助驻点时遭遇特大洪水,5个行政村的农田被淹,水稻浸泡在2米深的水中。那几天他带头在深夜值守,水稍稍退去,他又不顾众人“等水再退一些”得劝阻,坚持带着测量仪和相机来到受灾点。“早一点查勘,早一点让农户拿到保费,就能早一些恢复生产。”他深知农户的不易。
他顶着高温,踩着没过脚踝的淤泥,逐块田查勘,从清晨一直干到中午。太阳照在水面上升腾出水汽,人待在里面像蒸桑拿,也正是在高强度的查勘中,他从田块返回路边的时候一脚踩空,滑到了河沟里。李文东赶忙和农户连拉带拽拖他上来,“我们都吓死了,他上来倒好,首先就问测量设备坏了没。”
在养殖户眼里,这个“敢拼命”的保险人还有着热心肠。2012年夏天,定城镇一名养殖户打来电话:“吴经理,我家猪死了!”顾不上吃午饭,吴二松直奔猪圈。
“夏天臭味熏得人睁不开眼,他想也没想就往里钻。”定城镇畜牧站防疫员、协保员程胜回忆说,二松仔细核对耳标、采集样本。查勘定损结束准备离开时,他发现这户只有老人一人在家,“猪不处理就腐烂了。”二松便主动把处理死猪的事揽了下来。
烈日下,二松带着铁锹,用板车拉着死猪到山上进行无害化处理。“手掌都磨出了血泡,衣服是湿了干、干了湿透,衣服都渗出了盐渍。”程胜回忆说。
他在泥泞中丈量责任,在风雨中守护希望,却唯独忘了照顾自己早已敲响警钟的身体。
未兑现的承诺
“他身体一直不好,但总是因为工作忙耽误看病。”结婚10年的李倩倩最清楚,丈夫的病历本写满了“拖延”。
2023年4月,二松加班回家后连续高烧,因为工作忙就在小区附近的社区诊所开了些药。直至反复高烧10天,他被妻子李倩倩带到合肥检查,最终确诊为噬血细胞综合症,“当时算是捡回一条命,医生说这个病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,只能通过合理治疗控制病情,可是他太忙了。”
今年3月,二松又多次出现低烧、乏力,但他总是说:“一季度‘开门红’,忙完这几天就去。”直到验血发现肝功能异常,李倩倩才哭着求他到合肥住院。
住院期间,二松给同事发微信说,“身体没有大碍,过两天就回去上班了。”
他也答应妻子,“看完病回去就调岗。”
然而,二松再也没法兑现承诺了。这个把保单写在大地上的国元农险人,把自己写进了土地的年轮。



新闻排行
热点图片

Copyright © 2021 安徽国元金融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.皖ICP备1001509号-1/皖ICP备1001509号-2 本网站已支持IPv6访问
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18号国元大厦邮箱:webmaster@ahgyjt.com.cn
融媒体中心
  • 微信公众号
  • 微信服务号
    微信订阅号
  • 微信公众号
  • 微信公众号
  • 微信公众号
  • 微信公众号